“党建+金融”深度融合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市聚焦前沿领域、供需两端和薄弱环节,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压实银行保险机构主体责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金融支持。
深入开展“党建+金融”“整村授信”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市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银行机构融入市、县、乡、村四级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形成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赢、齐头并进的良好效果。湖滨农商银行积极尝试“党建+金融”模式,与地方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选派优秀支行行长挂职乡(街道)金融副乡长(街道办金融副主任),解决政府和银行、产业和百姓在工作与服务中存在的各行其道、信息不通等问题,发挥协同发力、互补化解问题作用,直接参与政府日常工作、重大经济金融问题决策部署,加强双方诉求和理解,实现“组织共融、队伍共建、信息共享、服务共抓、难题共解”。同时,湖滨区金融工作局在各行政村选定金融专干,牵头负责金融工作,金融副乡长负责金融专干管理考核,为湖滨农商银行回归“三农”主阵地和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共享助力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实现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共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补贴、信贷、保险大数据库和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年内完成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门峡市普惠金融平台线上注册、建档评级100%覆盖。以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机构为主办机构,对农户进行信息采集,建立基础信息档案,开展信用评级授信。截至目前,全市共评出信用乡镇65个、信用村1126个;已录入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农户42.3万户,采集率达99.5%;评出信用户37.7万户,信用户占比89.2%。2022年年底完成农户建档评级100%覆盖,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查询率、普惠授信覆盖率逐年上升,普惠授信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探索将规模养殖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纳入信用信息采集范畴。
发挥试点效应,开展支农创新。积极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全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试点落地三门峡,并广泛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对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将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各单位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充分融入工作方案,推动各单位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目前,三门峡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家全国性创新示范区推荐对象,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开展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试点(灵宝、卢氏)、全省“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试点(卢氏)、全省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灵宝、卢氏)等多项试点建设。灵宝、卢氏分别制定《农业信贷担保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县财政统筹相关资金设立首期规模不低于500万元的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并建立相应风险补偿金持续补充机制。灵宝农商行与省农担公司签订3亿元银担业务合作协议和代偿上限担保业务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代偿上限”业务模式已办理一个业务集合111笔1400万元。省农担公司与农行、邮储银行、农商行、中原银行签约并开展业务。通过试点建设,统筹各项政策支持,不断创新,探索形成“银担”“政银担”“政银保”“政银担保”“投担联动”等多元合作、相互促进的联动支农、支企模式,打造适合三门峡本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