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 有 全 民 健 康 就 没 有 全 面 小 康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 文章浏览
“中国好人”候选人仵民宪事迹
发布日期: 2020-01-03 16:12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明办

“中国好人”候选人仵民宪事迹

微信图片_20200103160238.jpg

仵民宪,19632月生,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从事医务工作31年来,仵民宪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医德医风好,业务技术过硬,深受患者及同仁的好评。但更令人钦佩的还是他在非洲11年救死扶伤的故事。

今年56岁的仵民宪从2000年起,就加入河南援外医疗队,扎根非洲大地整整11年。其间,他先后在厄立特里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工作,救治病人逾3万人次,以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向世界展示出河南医生的精湛医术,赢得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誉,也成为河南援非时间最长、参援国家最多的队员。

“我感觉缺医少药的非洲人民需要我。在那里,每时每刻我都能感受到一个医生治病救人的价值。”回忆起援非经历,仵民宪心中充满感慨。

“非洲是我的第二故乡”

参加工作以来,仵民宪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但有一项更弥足珍贵,那就是200851日,他被授予赞比亚“五一”劳动奖,成为获得该项荣誉唯一的外国人,也是赞比亚政府首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中国医生。

那一年是仵民宪参加援外工作的第5个年头。由于工作出色,他第一次援助任期还没结束,赞比亚方面就提出申请,希望他继续留在当地工作。

11年援外经历,非洲早已成为仵民宪心中的“第二故乡”。“小时候村里放映纪录片,其中有一部片子讲述的是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坦桑尼亚的故事,画面里有中国医生挎着药箱、带着听诊器和银针为当地人民看病的一幕,神奇的针灸治疗手到病除,让当地人赞叹不已。”仵民宪回忆,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也能在非洲当上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有梦想就有希望。20006月,河南援外医疗队选拔任务首次“投向”仵民宪工作的城市。当年38岁的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有幸成为援厄立特里亚第二批医疗队员。

“九死一生”的历练

         饥饿贫穷、战乱不断、传染病高发……尽管对援非可能面临的一切做好了充分准备,可是对于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生死磨炼,仵民宪至今仍觉得胆战心惊。

20051月,仵民宪参加援赞比亚第13批医疗队。赞比亚是疟疾和艾滋病的高发区,在此工作的4年间,仵民宪先后得过12次疟疾、8次与艾滋病“擦肩而过”。“有一次手术还没做完,护士就送来检查结果,病人被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第一次经历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让仵民宪心生恐惧。

像这样的“意外”发生虽然有惊无险,但每次职业暴露后须服用1个月阻断药的过程,还要忍受恶心、呕吐、眩晕等药物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即便如此,仵民宪仍然坚持了下来。

援非期间,仵民宪还先后经历了4次车祸,每一次都惊险万分。

非洲东北部国家厄立特里亚,全国350万人口却只有30多名医生,大医院医疗条件还不如中国的县级医院。“在缺医少药的国家,病人做一个普通手术都需要等很长时间,一些重病患者就是在等待中死去的。”为了能给更多病人解除病痛,他经常加班加点,中午就在手术室里吃点便饭,晚上有急诊时,又经常是忙到后半夜。

惠及非洲的医疗实践

    按照规定,援外医疗队员每年都有一个月的回国探亲假,但仵民宪10年间与家人团聚时间总共还不到半年。“我们在有限时间能多救治一名病人,就能多挽救一个家庭。”他这样说道。

 赞比亚23岁患者格兰黛丝·茜苏,腹内重达20公斤的巨大肿瘤被成功切除,《赞比亚时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中称赞:“实施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手术的是一位名叫仵民宪的中国医生。”

在埃塞俄比亚一个环境恶劣、名叫图卢布卢的小镇,仵民宪和队友让乡镇医院从未启用过的手术室运作起来;在中国援建非洲的新医院,仵民宪主刀的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陆续成功实施……

11年援非期间,仵民宪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治好了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不断开创着惠及非洲人民的医疗实践,填补着当地的医学空白。

“如今,一批批援外医疗队派往非洲,有这么多人为友好热情的非洲人民救死扶伤,相信这片神奇的土地一定会焕发出更多生机活力。”仵民宪说。